時間: 2022年01月22日 18:00 | 作者:單號無憂 | 來源: 單號無憂物流網| 閱讀: 151次
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,健全現代流通體系,建設一批物流樞紐和區域性物流中心。會議閉幕不久,南昌市依托南昌向塘國際陸港成功入選“十四五”首批25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,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選單位。
作為省會城市,南昌市內陸樞紐經濟理應在國內循環、大南昌都市圈等省外、省內兩個維度,發揮更大作為:
從國內大循環維度,圍繞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擴張,提供鐵路干線物流組織服務功能,引領中部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。
從大南昌都市圈協同發展維度,聯動南昌港、姚灣碼頭、龍頭崗碼頭等,提供區域鐵海聯運、分撥及配送等服務功能,加快形成以南昌樞紐為核心的“干支倉配”一體化物流服務網絡,全面提升南昌樞紐資源整合能力和物流輻射能級。
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,為南昌內陸樞紐經濟發展帶來新引擎。
“樞紐重鎮”激發新動力
江西最大的建制鎮——南昌縣向塘鎮,素以我國南方最大的交通樞紐重鎮而聞名全國。境內有江南最大的向西貨運編組站,京九、滬昆、皖贛和向莆等干線鐵路交匯,105、316、320三條國道穿境而過,滬昆、贛粵、福銀、昌寧等高速公路可快速連接,江西南部地區70%的貨物必須經過向塘進入南昌,并通過向塘發往全國各地,是江西乃至中部重要的物流節點和貨物集散地。
早在2021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,“重點推進向塘鐵路物流中心建設”就被提出。十余年來特別近五年來,南昌向塘內陸港建設突飛猛進,從基礎設施、重大項目快速推進,到產業鏈供給鏈人才鏈多鏈共補,“老樞紐”激發出新動力。
走進向塘國家一級鐵路物流基地,現場正在緊張繁忙地作業,為一期項目階段性竣工而加快施工。據介紹,項目遠期總投資約35億元,全面建成后可滿足集裝箱各種作業能力120萬標箱/年,成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主要承載區域,實現大南昌區域產業深度融合。
看準南昌物流樞紐經濟發展機遇,近年來物流企業紛紛搶灘落戶向塘?!白鳛榈谝患胰腭v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公路港物流區的項目,南昌傳化智能公路港引領帶動了一批企業進駐,在‘邊招商、邊施工、邊運營’運作模式下,項目一期工程即將全面完成?!蹦喜齻骰锹摴犯畚锪饔邢薰究偨浝砉鶎W成說。
已引進京東、蘇寧、菜鳥等企業263家,各類倉儲面積達60萬平方米。今年1-10月,陸港新城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60.13億元,形成了以現代智慧物流業為主,高端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為輔的“一主兩輔”全鏈條產業。
“智匯物聯”塑造新平臺
在南昌傳化智能公路港項目新運營不久的智能大倉內,大件貨物實現自動分揀,解決貨物分揀的集約化、標準化、自動化問題,1小時可處理1.2萬件貨物。
“在數字化、智能化加持下,公司通過傳化貨運網、陸運通、融易運等產品與服務,從訂單到結算全鏈路打通運營管理,助力物流企業與制造業企業?!惫鶎W成表示。
數字化、智能化,成為向塘物流產業的新風向。在京東向塘“亞洲一號”電商物流園,引入高速智能分揀系統的京東地狼智能倉,AGV機器人穿梭其間,真正實現“貨找人”?!跋蛱羾H陸港引進的項目瞄準智能化、數字化,關注產業鏈上下游,特別是新技術企業?!毕蛱伶傸h委副書記、鎮長魏松林說。
為策應物流產業的智能化、數字化發展,南昌縣借助縣域內高等教育資源,培養產業人才。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物流電商專業群,與京東合作在校開辦京東產業學院,建立智慧倉儲實訓中心、電商實訓中心等,每年培養物流產業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300名。
多式聯運的信息互聯共享是實現樞紐協同與模式創新的基礎,為此,信息化、數字化也將成為向塘國際陸港建設的重點之一。向塘鎮黨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萬耀華介紹,下一步向塘將重點開發國際陸港多式聯運物流信息系統、陸港集疏運物流信息系統、班列運營組織系統等子系統,對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,實現物流數據交互,支撐國際陸港智慧升級。依托“智慧向塘”建設,加快推動“向塘通”上線運行,完善“云上向塘”公共服務信息平臺,實現“全要素網格化”。
“區域聯合”開啟新格局
站進“國家隊”的南昌向塘國際陸港,如何與省內及中部其它國家物流樞紐平臺實現協同聯動?如何借力發力,在加強工業園區、產業集群與樞紐布局銜接、聯動發展方面,加快培育樞紐經濟?新的發展格局在謀劃中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