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 2022年03月03日 19:22 | 作者:單號無憂 | 來源: 單號無憂物流網| 閱讀: 88次
“每次拿快遞都要騎著電動車,趕到10公里外的鎮上,三天不拿還要被退回?!睂τ谏钤谥貞c偏遠農村的李萍(化名)來說,取快遞一直都是個頭疼的問題。
每次網購之后,李萍收到快遞的時間平均在5天左右,而且只能去鎮上的網點自取,或者讓朋友代為取件。這就導致李萍很少在網上購買水果生鮮,因為送到之后基本都會壞掉。
“有一次買了幾個柚子,拿到手里都已經爛了?!崩钇颊f,像經常網購的衣服、化妝品等,快遞慢一點,雖然不影響品質,但退換貨也很麻煩。
與城市的物流水平相比,部分農村地區快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仍待解決。2月22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。文件提出,要加快農村物流快遞網點布局,實施“快遞進村”工程。
文件還指出,鼓勵發展“多站合一”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、“一點多能”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,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,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。
不難看出,隨著國家加快推動農村物流的互融互通,“快遞進村”的進程或將摁下快進鍵。
“吃不飽”、“沒利潤”,成快遞驛站普遍現象
在李萍的村子里,村里的煙酒超市曾短暫承接過快遞代收點的業務,但很快就不干了?!耙粋€快件幾毛錢,而且越來越便宜,還沒有賣一瓶醬油的利潤高,老板掙不到錢就不干了?!?/p>
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,2021年,國內快遞總量達到833億件,其中來自農村快遞超過36%,達到300億件。2021年,全國的快遞總量達1083億件,發往農村地區的快遞業務量增速顯著。
與巨大的快遞需求相比,農村的快遞取送點卻極其短缺。數據顯示,目前全國有69萬個行政村,而農村公共快件取送點僅有9.3萬個。這就意味著,每個行政村的快遞取送點只有0.13個,超過73%的建制村尚未配備農村公共快件取送點。
業內分析認為,快遞進村難一方面是由客觀原因造成的,農村地區人口相對分散,導致配送成本較高;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行業競爭導致快遞的利潤不斷被攤薄,快遞網點、煙酒店老板掙不到錢,自然就沒有動力。
李萍取快遞的驛站就在鎮上的農貿市場附近,倉庫的單量并不少,平均每天能達到四五百件,但卻很難盈利,站點的老板每隔幾個月就會換一個。
事實上,很多代收驛站的老板們都叫苦不迭。在重慶開州,今年38歲的孫世平(化名)經營一家煙酒超市,去年8月為了加入菜鳥驛站,自己先后購買了打印機、特定掃碼儀器,還支付了一筆不菲的保證金。
“原本是為了給小店增收,新浪,但到現在還沒掙到錢?!睂O世平算了一筆賬,每天平均入庫500個件,按照1件8毛來算,每月凈收入只有12000元,還要刨除人工費、服務費,每個月能剩下3500元就不錯了,收入不高還“吃力不討好”,經常會被投訴、罰款。
在收到的投訴中,很多消費者都因為貨品積壓損耗,要求送貨上門?!翱爝f單量又不多,派件費這么低,誰會愿意把快遞運到村里?”孫世平說。
與提高服務相比,孫世平更著急的是如何增收。在去年社區團購火熱的時候,美團優選的業務員上門地推時,孫世平曾心動過,成為一名團長就多了一筆收入,但沒想到被菜鳥驛站嚴令禁止了,考慮到自己支付的保證金,孫世平還是放棄了。
打破行業壁壘,“互聯互通”勢在必行
除了業務量“吃不飽”,令快遞網點、驛站老板身心俱疲的還有五花八門的軟件系統。據一位驛站老板統計,目前市面上的門店管理系統、代收服務系統接近30款,包括中通兔喜、韻達快遞超市、申通喵站、圓通媽媽驛站、快寶驛站、熊貓代收、小兵驛站、邦小店、速遞易等等。
而讓驛站老板們更為無奈的是平臺系統的排他性競爭,要么卸載第三方系統,要么退出現有站點經營。2月4日,菜鳥驛站針對多多買菜推出的“代收點服務系統”發出了最后通牒,一經發現,菜鳥有權與驛站終止合作,且同一合作主體關聯的賬戶一年內無法再次入駐菜鳥驛站。